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导青年学子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在服务基层中增长才干、砥砺品格,近日,学院“绿脉青春”直属队赴清水河县开展“践行节水行动,守护美丽河湖”社会实践活动。
学院自1994年在清水河地区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至今已走过三十一个年头,带队老师在变化、参与队员在变化、实践的方式也在变化,不变的是水建人“助力乡村振兴”的赤诚初心。实践队师生一行首先参观了武汉鼎工作室,通过昆新社区党支部书记梁秀青深入浅出的生动讲解,队员们了解了武老扶贫、支农、支教和他六十余载初心不改、做尽好事的一个个生动故事。接过武老“教育扶贫”接力棒的侯世美先生激励同学们要以武汉鼎老人为榜样,将奉献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社会发展贡献新时代青年力量。清水河县关工委刘赞功先生则鼓励同学们要沐浴在“汉鼎之光”照耀下,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积极投身乡村振兴。
坐落在县城永安街北山的清水河博物馆,是一部记录与表现清水河恢弘历史的“百科全书”,实践队师生通过生动的讲解,全面了解了清水河县的人文历史全貌。来到科技馆,队员们了解了与自身专业息息相关的水利、土木工程方面的科技成就,纷纷表示要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为国家的科技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参观结束后学院团委书记郭祎天带领党员们重温入党誓词,以铿锵誓言铭记初心使命。
队员们还来到昆新社区、神池窑村开展节约用水和环境保护宣传活动。队员们分组分发宣传材料、沿清水河进行垃圾清理,并深入田间地垄、村头巷尾向当地居民普及节水常识、讲解水资源现状和保护美丽河湖的重要性,引导广大群众提升节水意识、养成良好用水习惯,呼吁大家从点滴做起,争做水资源保护的参与者、践行者和传播者,共同为创建清洁、美丽的生活环境贡献力量。为深入了解乡村河湖环境治理的实际情况,队员们还进行了专项调研,通过实地观察和访谈了解到当地河道的污染状况、河岸环境、治理设施以及当地居民的环保意识,收集了大量一手资料。
三十一年的坚持,是水建院与清水河县共绘“绿水青山”、共赴“乡村振兴”的深情约定,是一代代水建青年丈量山河、奉献青春的接力长跑,更是学院实践育人的生动答卷。学院团委将持续深化在清水河的“三下乡”社会实践品牌,引领广大青年学子“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在实践中练就过硬本领,在服务中厚植家国情怀,为保护水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乡村全面振兴贡献澎湃的青春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