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腾博tengbo9885官网

《水文测验》课程教学大纲
发布时间:2008-04-28 编辑: 浏览次数:

一、课程中文名称 :水文测验

二、课程英文名称 :Hydrometry

三、课程编号 :??? ZB0621315

四、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五、学时数、学分数、开课学期

???本课程总学时数为24学时,1.5个学分,第6学期开课。

六、课程目的与要求:

水文测验是为水文水资源专业的技术基础课之一,包括水信息采集与水文数据处理两大部分。

它的主要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水信息采集和水文数据处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并了解学科的发展方向。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训练,为今后从事水信息采集、水文数据处理方面工作打基础。

七、本课程在专业教学中的地位及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技术基础课程?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物理学、测量学、水力学、水分析化学、计算机基础、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计算机程序设计等。

八、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实习

九、考核方法

考试和基本技能考核

考试内容:讲授的所有内容。题型包括:概念性试题(填空、选择、判断正误、概念解释、简述)、计算性试题和水文数据处理。

考试方式:闭卷(60%),基本技能考核(40%)

十、选用教材与参考书目

教材:谢悦波,水文测验学,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6.

参考书:

1.水利部水文司,水文测验规范,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94.

2.水利部水文司,ISO标准手册16,明渠水流测量,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3.水利部水文司,水环境监测规范,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8.

4.任树梅,朱仲元主编,工程水文学,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1.

5.水利部水文局,国标水文测验名词与术语,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87.

十一、教学进程安排表

序号

章节教学内容

学时数

习题作业名称

作业要求

1

绪论

1

?

?

2

水文测验站网及测站

1

思考题

?

3

实时水信息的采集

16

流量、水位、泥沙计算,实习

?

4

测期以前水文信息的采集

2

流域平均降雨量计算

?

5

水信息采集误差分析

2

计算题

?

6

流量数据处理

1

数据整理、图件绘制

?

7

泥沙数据处理

1

数据整理、图件绘制

?

8

水文数据处理的计算机方法

?

?

?

合计

?

24

?

?

十二、主要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

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掌握以下主要内容:

(一)课堂教学环节的内容、要求

1.初步掌握测站布设的基本原理、内容及方法;

?2.掌握各种水文仪器(如,水位计、流速仪、采样器等)的性能及使用方法;

?? 3.掌握各种水文要素观测、测验的方法及组织工作,并能较熟练地掌握实测数据的处理、计算;

?? 4.掌握在各种条件下水位、流量、泥沙数据处理的原理、方法和进行数据处理的步骤。

?? 5.初步了解水信息采集误差的分析。

?? 6.了解实测期以前的水信息采集方法及应用。

?? 7.了解遥感技术及自动遥测技术在水信息技术方面的应用。

(二)实践性环节的内容、要求

1.实验

目的:通过实验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各种水信息采集仪器的结构、性能,掌握各种仪器的使用、操作方法,使学生增加感性认识加深所学理论知识,验证所学的理论;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

要求:学生在实验课之前,必须复习课堂讲解的内容,预习实验指示书中有关部分,以保证实验课取得应有的效果;按规定完成实验的任务,有些必须做分析报告的实验每人要完成一份报告;折装仪器时,要求每个学生能独立地进行折装。

??? 2.教学实习(结合生产进行)

目的:加强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训练、提高学生的操作实践能力;结合水文测站的生产实践,初步掌握测站的主要测验业务和技能,并加深对书本理论的理解。

要求:通过在站实践,增进对水文现象的感性认识;必须掌握基本技能的训练,包括各种水文要素的观测,测验的方法,观测、测验报表的填写和成果的计算(符合规范的要求),学会水文情报的报汛业务等;结合教学、科研进行试验研究。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习,对学生进行热爱专业及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的思想教育。

3.课程设计(水文数据处理)

目的:使学生对水文数据处理有一次全面的系统的实践,除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的训练外,还通过具体数据处理过程,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求:通过对某一站年实际数据的分析、计算、定线、推流,初步掌握受混合影响的水位流量关系的数据处理方法;悬移质泥沙数据处理的定线方法。并能进一步了解测验工作与数据处理工作的互相关系。

4.习题或作业的要求

目的:巩固和加深理解所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提高计算及绘图的技能、训练严肃认真的科学作凤。

要求:计算正确,并按规范的要求进行数据处理,达到符合生产上的要求;图幅安排合理,绘图达到清楚美观;字迹清楚,说明完备;

具体章节如下: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水文测站

第一节?水文站网、水质站网

第二节?水信息采集河段选择与查勘

第三节?测站设立

第三章?实时水信息的采集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水位测验

第三节?流量测验

第四节?泥沙测验

*第五节?潮水河水信息采集

*第六节?水质信息采集

*第七节?水信息采集自动遥测技术

*第八节?遥感、卫星技术在水信息采集中的应用

第四章?实测期以前水文信息的采集

第一节?历史洪水调查

第二节?古洪水研究

第三节?历史洪水、古洪水的流量确定

第五章?水信息采集误差分析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误差分类

第三节?理论误差

第四节?误差方程及应用

第五节?系统误差分析方法

第六节?综合误差的分析和估算

第七节?测流方法的精简分析

第八节?水中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第六章?流量数据处理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水位流量关系的分析

第三节?受各种因素影响的水位流量关系

第四节?天然河道水位流量关系定线推流

第五节?堰闸站推求流量的方法

第六节?估算公式

第七节?水位流量关系的高、低水延长及插补

第八节?流量数据处理的合理性检查

第七章?泥沙数据处理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推移质输沙率计算

第三节?泥沙颗粒级配数据处理

*第八章?计算机进行水文数据处理的方法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插值法;

第三节?单一线拟合

第四节?复杂水位流量关系的计算机模拟方法

第五节?日表,洪水要素摘录表及数据处理

第六节?水文资料处理系统软件

上一条:《水利工程概论》教学大纲

下一条:《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教学大纲

关闭